凝心聚力抗疫 细致关爱学生
2021-01-14 19:26  

     12月28日,黑河市爱辉区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,为有效保护学生身心健康,科学防控疫情传播,理学院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工作理念,按照黑河市委市政府防疫要求、黑河学院工作安排,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学院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任务,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离校。

一、精心部署抓落实,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

12月29日中午,理学院召开紧急工作会议,邱敏院长传达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要求:一是所有管理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,疫情防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,不得掉以轻心。所有管理人员不能离校回家,24小时陪伴学生,学生在,管理人员必在。二是精准统计在校学生人数,按照“一人一档”制定离校学生信息台账,组织安排学生做好核酸检测,做好学生安全离校有关事宜。三是关注学生思想动态,提高舆论监督、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情况,引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。四是所有疫情防控工作都要落实到位,明确工作负责人,提高工作效率,用有限的力量做最有效的工作。

二、精准掌握学生情况,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

我院第一时间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统计留校学生人数,确保准确掌握学生留校情况,以便及时传达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,妥善安排学生留校生活,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,确保学生安全有序离校。经排查,我院共有716名同学留在学校内,我们详细统计出716名同学的相关信息,为学生有序离校提供基础数据。12月29日晚上,在保证“岗不离人”的情况下,管理人员明确分工,各司其职,相互配合,一队人有序进行学生信息录入、数据核对、电话核实工作;另一队人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,确保检测安全、顺畅、有序进行。杨铭和林居两位老师在学校的允许下可以与学生一起离校,但他们说先让学生撤离,我们不急,并主动请缨加入管理人员队伍,帮助分担工作任务,坚持与管理人员一起,24小时陪伴学生,杨铭老师还主动负责撤离老师的核酸检测等组织任务,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值得点赞。

三、手机24小时开机,贴心服务不掉线

12月30日,我院统计学生返程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等具体信息,制作详细送站计划,保证每个工作岗位有专门老师负责,通过与学生一对一、点对点对接,建立学生离校联络群,确保每一名学生不掉队。

为方便学生顺利有序离校,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,让服务更便捷更贴心,理学院管理人员一直处于战时状态,每天都忙到后半夜,有时忙的忘记了吃饭,后半夜忙完了学生,所有人员在办公室席地休息。

12月30日凌晨,辅导员接到20级学生的电话,得知该生体温38.6,出现发热征兆,立即向院领导和校医院汇报,第一时间沟通了解情况,陪护该生前往校医院做检查。经核查和诊断结果显示该生主要是受风引起的发热,不存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,才放心地带学生返回寝室。

我院还有5名密切接触的学生2名次密接触学生,需要隔离,学院特别安排了专人负责,院领导、辅导员老师每天与学生保持联系,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,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,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,让他们在隔离期间,感受到学院老师的关怀。

学院管理人员60多个小时的辛苦地付出,换来地是我院706名学生安全顺利离开黑河,我们对学生地一句句叮嘱“一定要戴好口罩,做好个人防护措施;不要在外逗留、一定要及时回家;旅途注意安全,注意保管个人物品”换来地是学生“老师,您们辛苦了;老师,谢谢您;老师我已经安全上车了;老师,我们到家了”。

学生虽然顺利离校,但是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。为遏制疫情蔓延,我院老师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小区卡口值守工作,严格按照值守要求,履行职责。特别是第一次第一班值守人员的安排最困难,学院工会邵丽梅主席接到通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,大家都处在深睡时间,邵主席自己还被隔离,无法亲自值班,她积极组织老师卡口值班,当皮艳梅老师和唐晶老师深夜接到电话后,主动接受了第一班的值班任务,其他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到值班工作中。在外地无法参与卡口值守的陈利强和于凤丽老师,通过捐赠口罩、消毒用品、电暖器的等形式,为抗疫奉献着爱心。大难之下见真情,我院教师在抗议中体现出一名人民教师的大爱和担当。

我们相信这次抗疫经历对我院师生是一次锤炼,通过逆境中地成长,我们拥有更加强大地内心。“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”待春暖花开时,让我们重聚黑河学院理学院。

关闭窗口